火婆煎粿盤》東門圓環 六十年的美味
這家東門圓環的火婆煎粿盤已經在我口袋裡藏好幾年,但是由於他營業時間只到十一點半,所以我們家真的很難有辦法趕上這時間,這週剛好老弟休假搭了十點多的火車回來,我們全家去嘉義吃東西順便接他回家,才有這個機會吃到這令我豎起大拇指的好味道!
說巧不巧就是剛剛好,我們只是想在附近找家魯肉飯,沒想到在繞圓環找停車位的時候,讓我看到火婆煎粿盤,我頓時驚呼不吃魯肉飯要改吃煎粿盤。
這就是歷史悠久的東門圓環,在這圓環的四周為,還有著許多的老店!
在東門圓環旁,有接著三家店面在一起的粿店,不注意看還會以為是同一家!
但其實並不是喔。
一家叫做火婆煎粿盤,賣的是煎好的菜頭粿與油蔥粿,也有零售一些沒有煎過的粿,但是不在現場蒸粿(炊貴)
隔壁有兩個店面的是「東門粿」,現場蒸粿零售,讓客人買回家自己煎。
當我們要選擇內用卻看不到火婆有任何座位時,我才知道原來我們道的時候已經十二點,店家其實已經在收拾了,所剩的東西沒多少。不過我覺得火婆煎粿盤的老闆娘真的很好,馬上請員工搬桌子椅子出來,說沒關係還可以內用喔!真的態度很好!
我一開始被這些五顏六色的廣告布條給搞昏頭,所以沒仔細看。後來我坐下才仔細看,原來東門粿跟火婆煎粿這兩家感情不太好,感覺競爭很大,東門粿的招牌甚至還寫著「本店與隔壁火婆煎粿不同,火婆煎粿的粿皆非當地現做,是由外地送來」,姑且不管這兩家的愛恨情仇,對顧客來說好吃才最重要!
這是老闆娘吧,他人真的很和藹可親喔!
煎粿盤,大份NT.35,加蛋+10元 =45
這好久不見的竹籤是我小時候的回憶啊,以前吃碗果都是用這種類似的竹籤,這種品質很好喔,不會有那種粗粗的感覺,摸起來不會刺手也不怕會傷到嘴巴,我覺得比用鐵叉子有更多更多的古味啊!
撲好黃白兩色的粿,再淋上滿滿的醬料,上頭在放上一顆荷包蛋,這味道居然可以延續60年啊!
首先不得不稱讚這醬料,入口是甘甜,沒有醬油的死鹹味,確有足夠的鹹甜度將沒有味道本身就較淡的菜頭粿與油蔥粿變得如此有滋味。這醬料的秘訣一定不是隨隨便便的!
我在吃的時候,想起了以前在梅山鄉下,在我國小隔壁班老師家附近有一家大嬸在賣的蘿蔔糕,她的醬料就是很特殊很特殊,有白色跟咖啡色兩種醬料搭配再一起,但那個大嬸好像已經十多年不見了,那咖啡色的醬料味道就跟火婆煎粿盤的醬料有雷同之處。
白色的是菜頭粿,跟客家菜頭粿不同的是這裡的粿吃不到菜頭細絲,完整的將菜頭擣漿跟在來米漿混合一起,口感略帶彈性。
油蔥粿則應該是白色的菜頭粿再加入些醬油與油蔥,所以顏色變深了!但吃起來不會有太過重的油蔥味,但我覺得比菜頭粿更多了一些香味!我更喜歡呢!尤其火婆將粿煎的恰恰的,吃起來真的很棒。
當我們在吃煎粿盤的時候,我跟小妹不時驚呼的這特調的醬汁實在太美味,老闆娘在後面聽到,也微笑的在跟小妹答腔說「醬汁真的很讚吧」!結果我們結帳的時候,原本要90塊錢,老闆娘大優待只算我們80塊錢啊!因為我們可是最後一組客人呢!
我覺得火婆煎粿盤真的很好吃啊,可以有六十年歷史真的沒話說!尤其是那特調醬汁,令人回味再三,淋在那煎的又酥又脆的菜頭粿跟油蔥粿實在是太美味啦 !
最後要說的是,關於剛剛提到連三家店面,分成兩邊的經營,我在選擇哪一邊買的時候,隱約的有感覺到我往哪家走,另外一家就會有人直盯著我看。我上網查了一下,果然這兩家是同樣的家族,後來一代又一代的開始有了嫌隙,變成了兩邊經營誰也不讓誰。有關資料可以參考蘋果美食王的報導。
老實說,好像有很多好老的老店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姑且不論這誰對誰錯,我只希望這古早的美味可以延續下去,不要因此而消逝。
- 嘉義西市碗粿和煎粿》又是古早六十年
- 頂菜園鄉土館》新港也能這麼好玩
- 二丫頭麻辣涼麵》嘉義涼麵有特色.美乃滋涼麵
- 大埔早餐》快要失傳的木瓜粿~傳承三代60年的純手工早點.
- 綠盈牧場》賽鵝,餵小牛喝奶初體驗~嘉義中埔親子景點
- 阿里山英迪格酒店開箱入住心得 ! 朝聖全台最高海拔潮酒店
- 嘉義秘境景點》寒溪呢.白櫻花滿開山林充滿靈氣的聖地
- 嘉義伴手禮》買買到起湖老街裡(阿婆草仔粿.愛玉伯.奮起湖藥膳茶葉鐵蛋.天美珍火車餅)